何謂藍天保衛戰?本質就是要盡快盡早圓滿徹底完成霧霾治理的目標任務。研究顯示,高濃度大氣氣溶膠是造成我國霾天氣頻發的主要因素,氣溶膠由直接排放的一次氣溶膠(例如土壤粒子、海鹽粒子、燃燒煙塵等)和氣態前體物轉化形成的二次氣溶膠組成(例如硫酸鹽、硝酸鹽、銨鹽、有機物等)。近期研究顯示,二次氣溶膠已成為我國大氣氣溶膠的主要部分,在重霾污染期間占比可高達80%左右。針對我國霧霾污染現狀,保藍認為,減排和治理不可偏廢。霧霾治理的關鍵在于抓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抓霧霾治理,二是抓污染減排,三是抓碳中和協同治理。如果不能三者兼顧,則難以打好打贏藍天保衛戰,難以對于我國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形成有力支持,難以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作出實質的歷史貢獻,難以對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地球建設作出獨特的中國貢獻。目前,在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明確的歷史背景下,我國必須做到污染減排、霧霾治理和碳減排的協調兼顧,否則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成效將難以經得起歷史、人民和世界的考驗。以上三個方面任務如何兼顧完成,關鍵樞紐就在于能否以自主創新的環境治理方式推進霧霾治理目標的圓滿實現。
霧霾治理一定要實事求是,講求實效。就大氣治理而言,當前推進大氣治理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防控+產業轉移”模式,另外一種是我國的“引入西方成熟技術+限產”模式,源自西方的活性炭(焦)技術和SCR技術是我國主管部門當前進行大氣治理的主流技術。與此同時,在霧霾天氣,工業企業停產、限產已成為常規的管理手段。從現實來看,我國的“引入西方成熟技術+限產”模式帶來兩大問題:一是西方現有大氣治理技術并未真正解決我國霧霾污染問題;二是企業停產限產影響社會經濟正常運行,不利于以國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新格局的構建。實踐證明,在以國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我國大氣污染治理不能再走西方產業轉移的老路,而要走一條“自主技術創新+循環經濟”的新路。只有走自有技術創新的新路,我國霧霾問題才能得到徹底的治理。
Copyright @ 2022 山東保藍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ICP備案編號:魯ICP備15000036號-5 魯公網安備 37039002000513號
全國服務電話:158-6547-2288 手機:0533-3585998
公司地址:山東省淄博市桓臺工業園聚榮東路